养蛇场每1列3个单元,每个单元由一个露天活动场和一组室内蛇窝组成。蛇场中需建几个单元,全据所养蛇的种类和规格决定。不同种类、不同规格的蛇不宜混养。蛇场周围建围墙。为了防止老鼠打洞人内而引起蛇的逃失,围墙墙基应深入地下0.5—1米,可挖下去后灌注灰砂石头之类,然后砌墙于墙基上。墙的内壁应力求光滑,表面可用水泥的本色,不宜刷白,以免反光过强。
墙角应成弧形而切忌作成直角,以防蛇从墙角外逃。墙的高度,一般以1.5—2米为宜。围墙不设门,可在墙内设阶梯,阶梯离墙至少0.7米,墙外可用土垒成了望台。围墙建成后,场内土地应平整成北高南低,有一个自然的斜面。其最南端近墙脚处建水池或水沟。池或沟的深度约30厘米,不宜过深。池或沟内养泥鳅、蛙等供蛇随时捕食。池或沟中的水应清洁无毒无污染而流动,在进出水口处均应加网。网孔宜小而密,以小泥鳅、幼蛇等钻不过为度。场内种些粗生的短小的草,再在场中央种些小灌木。小灌木切忌种围墙边,否则无异于替蛇架设逃逸的天梯。
蛇场内可以放一些砖石,供蛇蜕皮时磨破嘴皮有助蜕出之需。蛇场面积以每个单元30平方米左右较为适宜,一般每平方米可养5—6条蛇。活动场的最北面廾有供蛇出人蛇窝的孔。
蛇窝宜制成多层屉式。屉用木板制成,每屉高10厘米左右,宽约50厘米,长约80厘米。上方蒙有塑料窗纱,其前面部分钉住,后面部分可借助木框打开,以供取蛇。屉前方开两个孔以供蛇出入。使用时可将8—15个堆迭起来,供蛇自由选择栖居。蛇屉置于蛇窝室内南侧靠墙,将蛇屉前方的两个孔紧靠在墙的开孔处,使蛇从屉孔便于进入活动场。蛇窝室除了放置蛇屉外,北侧为一条走道,以便工作人员工作时操作。
(二)种蛇的获得及运输
获得种蛇,可自行捕捉,或到产地收购,以清明后开始最好,不仅便于较多地捕捉或收购到,而且运输途中也不用担心太冷或太热,养之不久正可进入产卵时期。由于银环蛇有毒,徒手捕捉比较危险,从安全考虑,以用些简单的工具为好。常用捕捉方法有:
1.竿压法
用长约1—2米的竹竿作工具,见蛇时,用竹竿揿住蛇身上的任何部位,然后再移竹竿压其蛇颈再捉。这一工作,若有两人相互配合,更为顺当。
2.叉蛇法
取头上分叉、长约2米的木棍,树叉的凹处同蛇体粗细相吻。用树权叉蛇颈后再捉。3.光照法银环蛇畏光,强光照眼则两眼昏。晚上捕蛇时,若用聚光好的手电筒照其眼,有利捕捉。若到产地收购银环蛇,则需注意三点:
①银环蛇的毒牙是否完整。
②胆囊有否。
③有无内伤。外伤易看出,内伤则难察。
查内伤可两手执其头尾自然拉直,或让其在平地上爬,看其伸缩或爬的动作是否协调。不管是自行捕捉的银环蛇,还是收购的银环蛇,作为养殖用的种蛇必须具备体表光滑且具有光泽,黑环明亮夺目,体呈圆筒形,生猛有力,无病无内外伤,具完整的毒牙。
对于选为养殖用的种蛇可装箱运输。蛇箱为长80厘米、宽50厘米、高25厘米的木箱,其内有两层隔板隔开,边上装有透气的纱窗。装箱时应把个儿大小相近的蛇合装,密度以每箱大蛇8—10条或中等大小的蛇16—20条为宜。运输时需注意以下几点要求:
①途中应尽量减少停留时间,;争取及早到达目的地;
②应经常检查蛇箱有无破损,一发现问题,及时改装或修补;
③因蛇畏冷怕热忌脏,所以运输途中蛇箱内以保持20—30℃为宜,夏天2—3天转一次箱,冬天则6—7天转一次,转箱检查时,一旦发现病残的蛇,应立即取出隔离。如发现蛇身脏,应立即用清水冲洗,冲洗过的蛇待其身干燥后再装回箱中;
④运输途中一般不需喂给食物;
⑤蛇绝不能和汽油、农药等有害物质混装。